全国新闻传播教育学术年会在线上举行
发布:中国教师教育发展研究院日期:2022-11-14浏览次数:557次
2022年11月12日,来自全国60多所新闻院校的100多位专家学者齐聚云端,共同参与中国新闻史学会新闻传播教育史专业委员会、中国新闻传播教育年鉴编委会2022年学术年会。
此次学术年会设有10个主题报告和7个平行论坛,包括2个院长论坛、3个教育论坛、1个博士生论坛、1个期刊主编论坛。与会专家学者围绕中国新闻传播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趋势与新面向主题,在线分享学术观点和研究成果,共建新闻传播教育学术共同体。
年会由中国新闻史学会新闻传播教育史专业委员会、中国新闻传播教育年鉴编委会主办,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新闻学院)承办。
开幕式由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副院长操慧教授主持。四川大学副校长姚乐野教授向大会致辞表示,川大新闻传播教育根植于四川大学深厚的人文底蕴和扎实的办学基础,40年多来取得了一系列突出成果。本次年会深入探讨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与国际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总结历史经验,回应时代关切,展望未来发展。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院长李怡教授表示,文学与新闻学院是四川大学历史最悠久、文科教学和教学科研实力最雄厚的学院之一。学院高度重视并深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形成了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基于“史”的研究始终是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根基,从历史的研究中汲取营养既是中国的悠久传统,也是研究的重要支撑点。
中国新闻史学会新闻传播教育史专业委员会会长、中国新闻传播教育年鉴编委会主任张昆教授总结了学会过去一年的工作,并结合信息技术革命、传媒生态变革与社会转型背景指出,新闻传播教育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专业委员会、年鉴编委会作为新闻教育界的学术共同体需要对新闻传播教育面临的新问题与改革思路及路径选择进行深入思考,以专业智慧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回应社会期待。
接下来,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执行院长周勇,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原新闻学院院长邱沛篁,四川大学讲席教授、中国人民大学荣誉一级教授陈力丹,北京大学国家战略传播研究院院长、中央民族大学特聘教授程曼丽,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院长韦路,中南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院长陶喜红,清华大学教授、爱泼斯坦对外传播研究中心主任史安斌,湖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廖声武,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教授何志武,复旦大学新闻学院院长张涛甫等10位专家先后作主题报告。该环节由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蒋晓丽教授主持,辽宁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程丽红教授做报告评议。
中国人民大学周勇教授在主题报告《新闻舆论工作的历史方位与时代使命》中指出,纵观我国自古以来的信息生产与流通活动,强调新闻实践在建构社会共识和秩序方面的作用是中国独特的历史文化传统。新闻舆论工作在未来参与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架构就是以强有力的主流媒体作为主干、有效的县级融媒体中心作为根基,以良好的舆论生态为土壤来构建新时代全媒体传播体系。
四川大学教授邱沛篁基于自己参与和见证四川大学新闻传播学科建立与发展41年的体会,提出新闻教育工作者要有“五心”,即爱心、雄心、恒心、宽心和细心。他强调在热爱新闻教育的基础上,要有雄心大志,必须持之以恒。同时,办新闻教育尤其需要包容,新闻教育工作者要从小事入手、抓好细节。
四川大学讲席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陈力丹以《马恩列关于新闻学重要论述的编写情况和可能的教学设想》为题,概述其参与编写马恩列关于哲学社会科学重要论述的工作进程。他指出,该摘编重点体现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立场以及对学科思想和方法的指导,能够提高研究人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推动学科体系学学术体系、语言话语体系、教材体系的建设。
围绕《融媒时代新闻传播学科发展与人才培养》主题,北京大学教授程曼丽解析了媒体融合之“变”与学科根基逻辑之“不变”,并从社会新兴业态与职业发展的现实状况出发,认为我国新闻传播教育界在人才储备、知识和智力储备上应当有前置性思考,以理性应对学科发展之变,在固本强基的基础上求创新、求发展。
浙江大学教授韦路分析了在新冠肺炎疫情的挑战下、在新的技术环境和国际格局下,稳步推进新闻传播教育本土国际化战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以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的“5个一”工程为例,介绍了新闻传播教育本土国际化的探索与实践。
中南民族大学教授陶喜红介绍了“2021年度国家社科基金新闻传播学科立项课题”的时代感和应用性特点;同时建议在研究中注意三个问题:一是守好“基本盘”,构建中国特色新闻传播学基础理论框架;二是找准“金钥匙”,在国家战略需求与个人研究兴趣之间找到结合点;三是架上“望远镜”,对前瞻性话题展开研究。
清华大学教授史安斌基于2022年度QS新闻传播学科全球排名解析,分享了新闻传播教育国际化的新思路与新议程。当前我国新闻传播教育正处于从“顺着讲”“接着讲”向“领着讲”转变的阶段,需要以“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思路为方法和路径,以“一带一路”倡议等机制为抓手拓展国际合作,促进学界业界互联互通。
湖北大学教授廖声武以国内新闻传播学4种重要期刊共626篇论文为研究对象,总结归纳了2021年新闻传播学研究的核心机构、领军人物、重点领域和热点话题,揭示了新闻传播学学科研究现状,旨在认识和把握其发展脉络并探测未来发展。
华中科技大学教授何志武介绍了对65位新闻传播学院院长的问卷调查结果,从院长素描,院长眼中的办学忧心之事、学科评估、“破五唯”、专业建设,引进业界师资困扰,招生制度、学分制度、毕业考核的改革,学院建设支撑项,部校共建利弊,教材使用问题,校际合作选择,教师流失与引进,新闻传播教育改革的当务之急等15个方面,呈现了全国新闻传播学院院长对新闻传播教育的看法。
复旦大学教授张涛甫从复旦大学的实践经验出发,认为部校共建是一个由点到面、由经验到机制的过程,它可以助力新闻传播教育的发展与创新。他将部校共建推动中国新闻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具体路径总结为,坚持知识、价值、能力三位一体,通过知识架构搭建、价值观塑型、硬核能力锻造,为新闻传播学科培养专业人才。
12日下午,7个平行论坛同步在线进行,与会专家围绕学术发表与话语建构,新闻传播教育学科史论、新闻传播一流专业建设、新闻传播教学改革创新等主题展开交流讨论。
- 手机扫码浏览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