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部网站|中国教育考试网

中国教师教育发展研究院
China Teacher Education Development

怀才不遇秋风冷,同作孤客共悲声————高宗舜

发布:中国教师教育发展研究院日期:2018-10-22浏览次数:1038次

怀才不遇秋风冷,同作孤客共悲声
——《咏怀古迹(其三)》赏析
高宗舜(男 44岁 中学语文高级教师)
云南省大理州下关一中
(大理市龙溪路69号 671000 )

 

    中国古代文学,从屈原开始,就有借美人遗恨抒发才士失意之悲的传统。白居易的《琵琶行》、杜甫的《咏怀古迹(其三)》,都延续了这种传统。虽然唐代文人对屈原的评价有誉有毁,但杜甫却是屈原的知音。他仰慕屈原的才华,有屈原一样的政治理想,像屈原一样有“怨忠”的情怀,其“沉郁顿挫”的诗风也与屈原激愤哀怨的骚体一脉相承。杜甫的这种诗风发端较早,但在他经历晚年的迟暮孤愁、忧虑失落后,才算成熟沉郁顿挫”也是诗人晚年心境的写照
公元758年,杜甫再三向肃宗上书替宰相房琯开脱罪责,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公元760年,杜甫因被兵火和饥荒所逼来到成都投靠严武,在浣花溪修建草堂定居,过着“晚憩必村墟”、“田父实为邻”的草民生活,其诗歌创作进入黄金时期。765年,严武去世,杜甫失去依靠,漂泊沉沦生活的磨难,使诗人变得沉郁。因此,杜甫晚年的作品,充满了感伤的情绪。《咏怀古迹五首》《秋兴八首》《登高》等重要作品都是这个时期完成的。
《咏怀古迹五首》作于大历元年(766)秋天,每首各咏一人一事,分别为庾信、宋玉、王昭君、刘备、诸葛亮。通过吟咏古迹,追思历史人物,抒发自己的漂泊沉沦之悲。其中第三首流传甚广。

咏怀古迹(其三)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珮空归夜月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杜甫一心赤诚,尽忠进谏,却横遭贬斥,以致晚年困顿沦落,自然怨恨,但又不能明说,所以他借咏昭君之事,表达自己的深沉怨恨。
   一二句“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写群山巍峨,万壑灵秀,直连荆门,“赴”也有暗示诗人行程之意。“尚有村”是说昭君出生成长的村落至今还在。起笔意境既有飞动之势,又有变幻之姿。使读者自然联想到昭君生长于这山清水秀之境,却殁身黄沙漫漫的塞外,令人唏嘘。
   昭君故乡秭归,地处长江西陵峡畔,也是屈原故里。此地山川雄奇秀丽,香溪清流激荡,是楚文化发祥地之一。正所谓“人杰地灵”,只有如此钟灵毓秀之境,方能孕育昭君这样的奇女子。这样写,用秭归的美景和深厚的文化底蕴,烘托昭君的美好形象,暗含诗人对昭君的赞美与瞻慕之情,同时为下文写昭君的悲剧命运张本。
   青年杜甫曾在《奉赠韦丞丈二十二韵》中用“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之句表达自己的政治抱负。杜甫满腹诗书,对朝廷有着白首不渝的忠诚,这与昭君才色俱佳的美好形象暗合。
   三四两句“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写昭君含恨去国之悲切、独葬异域之哀怨。“一去”“独留”写得痛切,互相呼应,表明昭君从出塞孤身于异族间,到香消玉殒魂居异乡的孤独凄凉,强化了沉郁的伤悼之情。“紫台”是无上高贵的汉朝皇宫,“朔漠”是北方荒漠戎狄游牧的未化之地。巨大的反差强调了昭君命运悲剧的深重,让读者感受到昭君强烈的怨恨。这两句景物萧瑟苍凉,渲染了沉重忧郁的气氛,烘托出诗人落寞悲怆的情怀。
昭君——这美丽悲情的天使,其骨虽朽,而冢上青草,千年不衰。这草,就是她千古怨恨的具体形象。昭君的悲惨命运,正是杜甫横遭贬斥,壮志成空,最终悲苦无依的现实写照。
   第五句“画图省识春风面”,应理解为“省识画图春风面”的倒装,倒装是为了与下句形成工整的对仗。“省”即“曾”,“春风面”指美人容颜。此句说的是汉元帝曾看过图画中昭君的容颜,交代了昭君遭屈被汉元帝弃于塞外荒漠的原因(因为昭君被画工故意丑化而被汉元帝远嫁匈奴)。内容出自东晋人葛洪的《西京杂记》:“元帝后宫既多,不得常见,乃使画工图形,按图召幸。宫人皆贿画工,昭君自恃容貌,独不肯与,工人乃丑图之,遂不得见。后匈奴入朝,求美人。上案图以昭君行。”识人靠画图,折射出君王的昏庸、后宫的黑暗。暗含对作画者的谴责,同时也是对汉元帝的控诉,更用以影射诗人所处的现实,表达对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懑。
   关于“省”字之意,历来争议较多。王力主编的《古代汉语》把它注为“省,察。省识,等于说辨认”,虽有道理,但从“省识”与下句“空归”的对仗关系看,解释为“曾”更加合理。而且“省”字在唐代常与“曾”同义,如高适《在哥舒大夫幕下请辞退托兴奉诗》:“自从嫁与君,不省一日乐。”贾岛《寄贺兰朋吉》诗:“会宿曾论道,登高省议文。”
   第六句“环珮空归夜月魂”。昭君死在匈奴不得归,只有她的魂能月夜归来,故曰“空归”。“环珮”是妇女所佩的玉饰,代昭君。塞外荒野,月夜凄寒,魂归何处?昭君的哀怨、忧伤,一如她坟头青翠的野草无穷无尽地滋蔓,萦绕在诗人心头。“空”字写得肝肠寸断,有力地表现了昭君思国念亲人却至死不得归的幽怨,将诗人的悲愤之情、伤悼之意传达得淋漓尽致,暗示了杜甫已经失去了回到朝廷的信心,他一生的豪情壮志,都消散在月夜的寒风中。
五六两句对仗工整,内容上是因果关系:因为汉元帝靠图识人,导致了昭君遭弃客死塞外只能魂归故里的悲剧。
   结尾“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以“怨恨”点明题旨。昭君之怨从“琵琶”中弹出,飘荡在塞外的猎猎寒风中,千年不散。东汉蔡邕《琴操》中有:“昭君作怨思之歌。”据此理解,“作胡语”应是指昭君的琵琶弹的是胡地的曲调。为何不是汉宫的曲调呢?这可理解为昭君对汉宫的决绝之情的体现,也暗示了诗人对当朝统治者的忿恨和否定。
   从这首诗可以看出,已经年过半百(54岁)的杜甫,仍未完全从政治失意理想破灭的痛苦中解脱出来,加上年老多病、居无定所、食不果腹,其人生悲剧更显深重。这是杜甫晚年诗作格调阴郁、色调灰暗的原因。而他性格中终生不变的孤傲与锐气,又使其晚年诗作保留了激越、雄浑的元素。
   大历二年(767年),也就是写作《咏怀古迹》的第二年,杜甫写了七律《登高》,有“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之句,表达了诗人深切的思乡之痛,暗示了自己对不能落叶归根的忧虑。三年后(770年冬),出生于河南巩县的杜甫,在饥饿与哀怨中客死于长沙到岳阳的孤船上,旅殡岳阳,最终未能归葬故土。
   杜甫与昭君,一样的怀才不遇,一样的幽怨愤懑,一样的孤独漂泊,一样的客死他乡。杜甫用不朽的诗歌应和昭君的琵琶曲,同放悲声,令人叹惋。
杜甫去世前写了36韵长诗《风疾舟中伏枕书怀》,中有“战血流依旧,军声动至今”之句。可见,杜甫始终不能解开自己的报国壮志与报国无门的现实矛盾的心结,这正是他一生悲剧的根源。他效仿屈原,借昭君因未贿赂画师而失宠,最终遗恨绝域的古事,抒发自己忠心耿耿却遭贬弃的愤懑,影射晚唐恶人当道,统治者不辨忠奸,以致黄钟毁弃、瓦釜雷鸣的黑暗现实。
   美人失宠,才士遭弃,去国之悲,千载之恨,古人和今人的种种怨愤,都概括在这首诗中。前六句抒情显得含蓄委婉,结尾却是慷慨激越,这是诗人积郁已久,终于无可抑制的喷薄,也是诗情逐层铺垫的结果。含蓄委婉中迸发慷慨悲怆之情,感人至深。
(正文字数2722)
 
参考资料:
1、韩成武孙微周金标等《杜工部诗集辑注》(河北大学出版社,2009年3月第一版)
2、向一尊《“窃攀屈宋宜方驾”——杜甫对屈原的评价与继承》(《荆州师专学报》1991年01期
二维码
手机扫码浏览信息